首 页 > 联系方式
新闻中心
幼儿教育: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畏惧和胆怯

发布时间:2017-06-09 09:30:05

    明明是我们班比较内向和胆小的男孩子。与小伙伴相处融洽,很少积极地参与集体的体育活动,总是显得很被动。做事很慢,总是喜欢跟从别人,过于的谦让,显得比较软弱。对于一些新的或者稍微有点难度的体育活动就表现的有些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对于同伴亦是如此。

    今天是我们的家长开放日,早晨,孩子们都在进行桌面游戏,爷爷领着明明走进班级,和往常一样:“老师,明明来了啊!”只见爷爷推着他来到我们面前,一定要我们牵起明明的手,他才能安心的离开。明明见爷爷快走了,说道:“爷爷,不要忘记开家长会哦!”只听爷爷回道:“小孩子家家的搭积木去,爷爷等会就会来的。”在我们晨锻进行小组比赛玩“运粮食”的游戏时爷爷急冲冲的来了,这时正好轮到明明去运粮食了,只见他慢吞吞的走几步往爷爷看下,爷爷马上督促他“明明,快跑呀,人家要赢了哦,你怎么不动的啊!”结果他反而站着更加扭捏的尴尬了。最后还是爷爷拉着他跑了一圈。放学时,我们让孩子把自己的被子都带回家洗洗晒晒,明明的爷爷看到后很快的冲在前面,一把抢过明明的被子帮他拿着,然后问他:“明明,你的外套呢?怎么没拿,其他小朋友乖得了,都拿好的,你怎么又没有拿!”说着又进去帮明明拿衣服去了,整个过程明明只是呆呆的站着,任由爷爷说了算。

    通过今天的事情,我突然想到了明明平时在幼儿园的表现似乎也是这样。记得有次早上吃点心,我们是规定倒好牛奶的小朋友可以开始拿饼干吃。明明是一组里面第一个倒好的,但是他一定要等到其他小朋友都拿好饼干了,他自己才去拿饼干吃。还有一次美术活动,边上的孩子画画时两只手肘撑的太开了,以至于明明只有一点点的地方了。只见他拿着画放在自己的凳子上,然后蹲在地上画画。

    陶行知先生通过长期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重要思想,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因此家长“过于保护”的教育方式,造成了孩子胆小怕事,缺乏自信。在家里,长辈对他过于的保护,孩子的日常生活事务都由家长包办。在园活动时,爷爷还对他的行为进行诸多的限制,导致了明明过度依赖及胆小怕事的个性。而在园的时候爷爷不可能一直保护在他身边的,所以明明就显得很谦让对方,以至于就算是对方的错,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胆小的不敢和对方交流。

    并且家长对于孩子过高的期望以及缺乏理性的攀比行为,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感觉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别人好,使其在任何活动中都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爷爷经常将明明和其他小朋友进行攀比,总是希望自己孩子比别人的好,在达不到预期的结果时,就明着批评或指责,反而使明明产生更大的心里压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针对明明畏惧胆怯的特点,我决定给他树立榜样,并且耐心的帮助他,促使明明克服胆怯的心理。

    1、一次跑步中,其他小朋友听到老师喊“跑!”后,马上兴奋地都跑了起来,在跑到终点后都开心的欢呼起来。此时明明却躲在一边採着树叶,想就这样躲过去好了。于是我用信任目光注视他,并鼓励他:“明明,我们是小男子汉了,勇敢一些,你一定能跑到终点的,老师和你一起跑过去,我们一起加油好吗?”在我的陪同下,明明终于能面对大家,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到达终点了,并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对于明明消极和被动的情绪状态,我就从他感兴趣的活动中抓住教育的机会,让他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比如我发现明明画画很认真,做的手工作品也很细致。于是每次这类活动中,我特意当着全班的孩子,表扬明明的进步,帮他树立了自信心。在一些表演活动中,慢慢的让他担任一些适合的角色,让他多与其他幼儿接触,熟悉了以后互相影响,培养他的集体意识。

    3、主动与明明的家长联系交流,特别是他的爷爷,告诉他们新宇在园的情况。在双方意见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共同探讨出适合明明的教育方案。比如在家让明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支持明明的兴趣爱好;在园多培养他的主动性与参与意识;双方多以表扬的态度来肯定明明的做的事情,并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