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联系方式
新闻中心
浅谈少儿舞蹈教学需要遵循那些教学原则

发布时间:2020-07-14 15:33:05

  儿童舞蹈是中国社会主义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孩子真善美,并对孩子进行道德,智力,身体和美丽的全面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训练方法,可以协调儿童的肢体动作。改善含胸驼背等不良体态,取而代之的是优雅的姿势和更好的外观。即使孩子们不在舞台上跳舞,而是与人群混杂在一起,他们也会表现出特殊的美丽和气质。同时,科学舞蹈教育还可以培养和增强孩子的注意力,模仿能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促使孩子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保护孩子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儿童舞蹈教学需要遵循哪些教学原则?让我们来看看合肥公办幼师学校整理的内容。


合肥幼师学校


  一、科学性和规范性


  ①从生理角度讲,少儿在生长阶段的骨骼和肌肉都处于幼弱的平衡发展期,其骨骼的骺软骨组织的快速成长,无法承受过强的,超负荷的压力,其肌肉组织各部的收缩能力、张弛力也不能象成人那样收放自如、反应迅速。

  ②从心理角度讲,少儿在舞蹈学习中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都较为缓慢。为此,任何一种超常的、过激的教学行为.都将给少儿身体发育造成危害。所以,少儿舞蹈教学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应与少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

  二、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幼儿期的儿童来说,他们日常生活,除了吃饭和睡眠外,主要的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因此,儿童舞蹈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应当摆在首位。传统的舞蹈教学是把动作分解以后,作为单项的动作简单重复,反复训练,容易使舞蹈课变得单调、机械、枯燥无味。少儿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所以,枯燥单调的舞蹈训练会让儿童很快失去学习兴趣,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老师仅仅为了教学而授课,不注意少儿的生理特点,不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达不到舞蹈教学的最佳效果。少儿心理思维的特点是形象、且情趣多变,所以老师的教学内容在选材上应强调主体鲜明,浅显易懂,新颖别致,能引起少儿的兴趣、启发其想象力。

  (三)、主观能动性


  一般情况下,少儿在起初学习舞蹈时,都是由于受一定外力作用而加入该行列的,如出于父母长辈的要求,或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安排。因此在开始学习舞蹈时.少儿对老师的教授是依顺而从之的,常常是被动的。对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儿童的表演意识。

相关推荐